易游yy体育他曾是中国极具影响力媒体《南方周末》一名“铁肩担道义”的新闻媒体工作者,深耕产业经济领域,采访众多商业大咖,刊发数篇极具影响力报道;如今的他,已从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从微信公众号图文创作到短视频创作,他积极探索内容呈现的新载体,在新的战场上,他依然不忘初心,坚守“做好内容”的信念。他就是深耕传媒行业15载,拥有3000万粉丝矩阵的新媒体公司——北京谷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新焱。
陈新焱出生在湖北农村,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读了无数书籍报刊后,做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媒体工作者成为他年少时萌发的一个远大理想。因此,他的心里从小就埋下了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的种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从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的那天起,陈新焱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霸”,在中考时还成为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位考入湖北省省级重点高中——鄂南高中的学生。
高考那一年,陈新焱考上了211、双一流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并如愿以偿进入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启了新闻学的专业学习。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陈新焱在大学期间时常穿梭于教室、图书馆与宿舍之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一到寒暑假他就会想方设法联系新闻单位走南闯北去实习。凭借着突出的文字水平和极佳的综合素质,陈新焱被推选成为校报主编,同时成为《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长江教育》等诸多报纸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2009年,陈新焱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选择进入南方周末开始了他的新闻职业生涯。作为经济新闻部媒体工作者,陈新焱以他独特的眼光打量着经济有趣细节,以真实、辛辣的笔锋,在抽丝剥茧中为读者展现商业发展、演变的逻辑。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的出口也由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新媒体平台。陈新焱敏锐察觉到读者获取信息通道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因此他在2014年,选择创办北京谷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媒体内容创作、传播。“此前作为经济媒体工作者的经历促使我观察了诸多商业模式并产生无数思考,因此也希望能在互联网时代去做更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繁杂且良莠不齐的自媒体信息中,帮助用户获取更加即时、高品质的内容。”陈新焱说道。
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平台,从行业大报资深媒体工作者到自媒体内容创业者,从经济领域深度文章采写到个性化自由表达,陈新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跨界转型,但他始终初心不改,那就是做好内容,坚持“内容为王”。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尤其是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更是涌现出一大批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内容分享和观点输出,陈新焱希望能够帮助年轻人能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尽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并把书越读越薄,基于此种想法,陈新焱创办“书单”这一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品牌矩阵,从书出发但不局限于书,进行分享好书、提供更多知识资讯、课程服务等内容。
做公众号很容易把自己定位成写文章的,在陈新焱看来,这是传统思维,他认为,在新媒体平台需要以产品思维做内容。在他的带领下,“书单”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品思维的运营措施:确定固定推送频率;注重打磨选题,做好内容;通过优质的内容积累众多粉丝后,循序渐进的进行适度、与业务相结合的商业化变现等,通过差异化的公众号定位,以及始终坚持输出好内容的理念,促使“书单”公众号积累了近400万粉丝,输出了近千篇10万+爆款文章,先后获得“2020年度原创类公众号行业影响之星”“2021年度最具传播力媒体”“2022年度最具传播力合作伙伴”等诸多行业认可和荣誉。与此同时,陈新焱将产品思维做内容的理念加以复用,推出了专注优秀电影推荐的头部内容品牌“乌鸦电影”、专注非虚构故事写作和内容传播的“往事叉烧”等新媒体矩阵账号,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输出,全网累计用户超3000万,年均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超35亿,影响了上亿用户的阅读及观影习惯。
从报纸时代转型到公众号时代,再转型到短视频时代,陈新焱始终在践行内容创新、躬身入局的路上,从未满足,从不停歇,不断超越自我。在过去几年间,陈新焱以身作则带领着团队,进行短视频内容创作转型,他用2年左右时间将用户由“一直停留在几万”涨到了 500多万。“从图文到短视频其实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内容,最后的核心还是要回到做好内容上来。”陈新焱解释说道。目前,在陈新焱的推动下,还为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字节跳动、小红书等头部互联网企业提供内容营销及品牌推广服务,得到了合作方的一致认可。
一路走来,对输出优质内容的笃定与情怀,十数年如一日的坚守,成就了如今的陈新焱。凭借着在内容创作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陈新焱还受邀担任《传播与教育评论》杂志评审专家,为诸多作者提供专业审稿建议,在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以及引导研究方向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提及未来,陈新焱表示,他还将持续以“让好内容影响更多人”为己任,善用技术从而输出、传播更优质的内容作品,真正做到知识普惠,让人们获取知识更加自由。(李伟松)